為進一步宣傳保護消費者權益法律法規和消費常識,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長嶺縣人民法院組織干警深入商場集市、鄉鎮社區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為群眾送上法律知識“干貨”。 立案庭的貼心服務 “網購遇到質量問題該找誰?” “預付卡商家跑路了怎么辦?” 針對群眾在等候立案間隙提出的高頻問題,立案庭干警們遞上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資料,并結合具體案例講解七日無理由退貨、格式條款效力認定等法律知識,讓群眾在辦理訴訟事務時同步收獲維權“錦囊”。 商圈普法熱點課題 3月13日,民事審判第二庭、機關黨委干警在天賦購物廣場、怡爽園等人流密集處,向群眾發放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手冊,并聚焦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商家濫用“最終解釋權”、大數據殺熟等新型消費糾紛,向群眾普及維權法律知識,通俗易懂的講解引得圍觀群眾頻頻點頭。 順口溜提升維權意識 “假劣農具要舉報,收據發票保管好”“掃碼領獎多貓膩,個人信息莫輕拋”,太平山、太平川、巨寶山三個派出法庭干警在接待群眾過程中,針對農資購銷、掃碼詐騙等常見問題,將法律要點編成押韻口訣,并結合“劣質化肥索賠案”“虛假中獎維權記”等鄉土案例,讓《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化作田間地頭的“護身符”。果蔬店店主感慨道:“這些口訣簡單好記,以后進貨都會注意索要票據。” 此次系列普法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1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40余人次,覆蓋縣城商圈、鄉鎮集市等消費維權重點區域。干警們用“面對面”的耐心講解消除群眾疑慮,以“手把手”的細致指導提升維權能力,讓法治春風吹進千家萬戶。下一步,長嶺法院將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既當好消費者權益的“守護者”,也做好市場主體的“法治輔導員”,為優化轄區營商環境和促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的司法服務。 初審:張立蘊 復審:石巍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