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本報評論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再次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政治責任”,要求我們“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統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先后四次視察吉林,每次必看農業、必講糧食。這次總書記明確提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吉林要當好排頭兵”。這是對我們的重托和厚望。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把“完善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機制專項”作為9個重點專項改革之一,作出部署和安排。我們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全方位、系統性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穩穩扛起來。
要在“藏糧于地”上下功夫,著力促進糧食穩產增收。對我省而言,黑土地是寶貴的財富,必須保護好利用好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鹽堿地是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必須改造好利用好“沉睡”的財富。要持續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黑土地保護,堅持“以種適地”主攻方向統籌推進鹽堿地綜合治理,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持續釋放土地資源潛力。
要在“藏糧于技”上求實效,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始終是農業發展的驅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我們要牢牢把握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契機,加快6個省級育種創新平臺建設,深化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示范,壯大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要加強育種制種、大田生產、售出加工全產業鏈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防災減災能力。
無論是農業產業發展還是糧食增產增收,都必須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增活力。要在創新農業生產模式上下足功夫,著力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要提高土地流轉效率,培育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農業社會化合作體系,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