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芽 催芽是人為創造適宜的水、氣、熱條件,促使稻種集中、整齊地發芽過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催芽播種比不催芽播種出苗快4天以上,而且出苗整齊一致,成苗率提高5%-10%,縮短了秧田期。尤其北方稻區經常出現倒春寒現象,催芽播種更是育秧栽培必不可少的環節。 催芽的技術要求是:“快、齊、均”。“快”是指要催芽迅速,2天內催好芽,其中破胸需24小時,適溫催芽需12小時左右;“齊”是要85%以上的稻種達到催芽標準;“均”是指根和芽整齊一致。催芽的基本技術環節是“高溫破胸、保濕催芽、低溫晾芽”。 高溫破胸。種胚突破谷殼露出時,稱為破胸。種子吸足水分后,適宜的溫度是破胸快而整齊的主要條件。一般情況下,在35℃的高溫上限內,溫度越高,種子的生理活動越旺盛,破胸也越迅速而整齊。做法是:將吸足水份的種子放入55℃左右的溫水中進行攪拌,待水溫達到30℃左右時,浸泡半天后撈出,用紗網袋將種子包好放在恒溫處。催芽時種子堆積厚度不超50厘米,溫度控制在30-32℃,每天翻動3-4次,促使稻種上下溫度一致,促進破胸整齊迅速。一般12-24小時就可破胸。 保濕催芽。種子白芽露出后是最容易燒芽的時候,要立刻降溫至30℃以下,只要不超過30℃就不會燒芽。破胸出芽后,溫度控制在25℃-28℃,濕度保持在80%左右,12小時后即可催出芽。 低溫晾芽。由于出芽是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這一溫度一般要高于當時的地溫。所以破胸露白達80%左右時,要在低溫處攤晾,使種芽得到鍛煉,增強芽谷播種后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生命力。一般在催好芽后,置室內溫度5度以上的自然溫度下攤晾一天,達到“內濕外干”不粘手就可播種了。 催芽器催芽。用催芽器進行催芽,可實現“一步式”管理,催芽快速整齊。做法是:將浸泡好的稻種放入催芽器內,保持恒溫30℃,24小時后當種子破胸露白達80%以上、芽長1.0-1.5毫米時,把種子取出放在陰涼通風處,攤晾12小時以上即可。 包衣 稻種包衣優點:稻種包衣可有效預防水稻苗期病蟲害。稻種包衣后可有效防止病菌侵染,降低苗期病害發生;并且播種后,包衣劑的溶解能起到防病、防蟲功效;尤其是包衣稻種的發芽率高于未包衣種子,可減少稻種用量。 稻種包衣缺點:稻種包衣操作要求較高。如果操作不當,包衣不均或效果不好,反而會影響稻種的生長發育,甚至不發芽。因此建議:想使用包衣稻種的農戶,盡量購買包衣好的稻種,避免個人操作包衣不慎影響育苗播種。 包衣方法:曬種洗種后的種子放置10-12小時,用有效防治立枯病、惡苗病等水稻苗期病害的旱育秧田種子處理的水稻種衣劑拌種。使用方法:每100公斤種子用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懸浮種衣劑純藥18.75-25克,加少量水混合稀釋,與種子充分拌勻經48小時風干后浸種。機械拌種要認真調試加水量和轉數確保拌種均勻,一般拌種機每分鐘轉動30-35圈,搖5分鐘為宜。目前包衣用的藥種類很多,每種藥的要求多不一樣,必須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要求使用,如浸種前還是浸種后,還是催芽后;包衣后能不能催芽等都要仔細看明白后操作。 |